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寒假作业一.doc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寒假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大型原生态歌舞表演《印象·刘三姐》,源自于纯正的广西少数民族生活,弥漫着自然、原始、清新的味道;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让我们领略了其故乡农民的质朴与奔放······它们表现的都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一种向往。这说明(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③不同地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④特定的文化环境产生特色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2.《回家吃饭》栏目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推出的一档生活服务类节目。厨房里的美食哲学,描摹出我们的民族性格,熏染着我们的文化品位,无论怎样的烹调和饮食,只要我们细细咀嚼,总能体味出其中中华文化与人生的况味。这主要表明( ) ①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②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文化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3.“稻化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下,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 ) A.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D.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4.“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余光中的这首诗总能让海内外华人动容。这表明( )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D.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5.AA制植根于西方的文化土壤里,属于典型的西方文化产物。在中国,文化程度高的群众比文化低的群众对AA制更易于接受,但是总体上对于AA制的认同并不高。材料说明( ) A.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D.西方的交往方式比我国的交往方式更文明 6. 1.从2017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开始实施。这两部法律的实施都将进一步 ①规范电影市场秩序 ②推动文化体制的改革 ③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④改造落后和腐朽文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作为网络用户中最庞大、最活跃的群体,对网络中的海量信息缺乏辨识能力,容易出现价值迷失、道德滑坡等问题。因此,青少年在上网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因为( ) A.文化对人的影响难以抹去 B.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C.优秀文化能够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D.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8. 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其主旨是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年老还是年轻,无论贫穷还是富裕,无论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的产权。下列诗句寓意与世界读书日主旨较为符合的是( ) A.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优乐每相亲 D.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9. 《诗经•小雅•鹤鸣》说“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原意是说:借助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比喻借助外力(多指朋友)来提高自己的见识,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告诉我们( ) A. 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B.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需要兼收并蓄 C.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历史虚无主义”是错误的 10. 文化交流像“茶与咖啡的对话”: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对茶的喜好并不妨碍我们品尝一下咖啡,对咖啡的依恋也不妨碍我们品品茶的韵味。这启示我们文化往来应( ) A. 相互尊重、日渐趋同 B.积极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 C. 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D.尊重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11.杂技是我国最早面向世界舞台的民间艺术。在杂技艺术家的开拓下,茶、扇、服饰、戏曲、秦俑、中国画等都被纳为杂技创作题材,使杂技有情节、有故事、有人物、知识性、趣味性兼备。观众欣赏杂技,不仅可以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可以体味到新的时代气息。杂技艺术的发展说明( ) ①面向世界的文化才能不断得到发展 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成就其博大精深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皮影戏又称“灯影戏”,这门比京剧还要古老1 000多年的表演艺术,将绘画、刻纸、说唱、戏曲等融为一体,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皮影戏的发展历程表明( ) ①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 ③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13.《中国谜语大会》上有这样一个益智谜语,“正看八十八,倒看八十八,左看八十八,右看八十八,仔细一端详,好像一朵花”。(打一字,谜底:米)。这充分体现了( ) A.文化与经济日益相互交融 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文化影响人们的生产活动 D.拆字法谜语源于人类的智慧 14.如今,依托二维码技术,报刊可以将部分稿件由单一的文字形式转化为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读者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便能看视频、听音频。这种传播形态的创新( ) ①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文化传播 ②使纸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 ③显示出大众传媒沟通和共享的功能 ④使纸媒逐渐从人们的文化生活中淡出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5.下图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 ) ①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 ②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 ③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 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②④ 16. 2017年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媒体市场的担忧:“炒菜的人越来越多,而种地产好粮食的却在减少。”对于此现象,政府应该 ①严格管理,引导媒体以社会效益为经营导向 ②加强市场监督,打击媒体违规炒作行为 ③加大资金及人才投入,提供优质新闻产品 ④加强新闻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保障“种粮”媒体的利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7.某市为推进垃圾分类,实施了小手拉大手——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一二三工程”,即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两个家长,影响三代人,普及全社会。这是因为教育( ) ①是影响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②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是做好垃圾分类的关键 ④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8.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共建贯穿欧亚腹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携手东盟共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被合称为“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对于加强亚欧大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材料表明( )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各国都坚持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④中华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9.在键盘时代,曾经习以为常的写字成了一种集体记忆。我们应将汉字敬畏感重新提升到重要位置,担当起对祖国文化的坚守责任,让热爱汉字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我们之所以关注汉字,是因为( ) ①普及书法艺术,才能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① 字能够传递中华文化,具有很重要的文化价值 ② 字内涵丰富,书写汉字才能感受汉字美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和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歌曲《六尺巷》亮相xx猴年央视春晚,受到观众好评,掀起了一股对六尺巷的关注和探访热潮。这反映了( ) ①人们对传统美德的守望 ②传统美德引领文化发展方向 ③中华传统美德历久弥新 ④人们的文化需求日趋多元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随着xx全国两会的召开,“工匠精神”一词红遍了大江南北。据此回答21-22题。 2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有媒体将其列入“十大新词”予以解读。之所以重视工匠精神是因为( ) 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D.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2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诗经》中雕玉工匠的生动写照。中国自古以来不缺工匠精神,中国有悠久的手工业传统,木匠鼻祖鲁班、西汉巧工丁缓等一直都是工匠的杰出代表。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材料说明了工匠精神( ) A.是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见证 B.是优秀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C.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 D.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具有相对稳定性 23.孔子学院被誉为“中国出口的最好最妙的文化产品”。目前全球已有123个国家设立了465所孔子学院,注册学员达85万人。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表明( ) ①民族文化渐趋融合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4.下列关于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的精神 ②民族精神的力量是通过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出来的 ③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中心环节和发展方向 ④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主观题(共3题,共52分) 26.xx,我国高科技取得累累硕果:9月天宫二号升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球面射电望远镜落成启用,10月神舟十一发射成功。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我们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谋划,加强组织,优化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重视科技创新对推动中国梦实现的价值。(16分) 27.以苏南浙北为核心区域的江南风景秀丽,文化遗产罗布,堪称天堂。进入21世纪之后江南改革开放加速.江南区域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江南农村的又一次跨越。当前江南城镇化以发展经济、促民富裕为重点是无可厚非的,但不能因此就忽视了江南厚重文化的延续,缺少文化精英聚集的城镇化,会让江南失去人杰地灵之优势,传统文化要绵延,近现代文化也要延续。唯有如此,城镇化才会健康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应该如何应对江南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文化失位现象。(16分) 28.(14分)近年来,“互联网+”又显示出强大的威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互联网+”改造及影响了多个行业,从文化领域来看,通过“互联网+”,大众可以超越时空获得包括演出场所、电影院线、电商平台、知名书店、低票价演出、电影展映、图书阅读、动漫游戏等文化消费信息,促使大众参与数字化文化消费;在信息网络技术推动和融合下,文化产业无论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还是在经营管理以及运作模式上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电商企业可以围绕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的沟通、共享。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在“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12分) 材料二:为倡导青少年“绿色”上网,同学们决定以“文明畅游网络,快乐助我成长”为中心,自己动手分别从中学生学科学习、文体活动、人际交往方面思考、制作网页内容。请你参与: 网页内容 《 文化